發(fā)布時間:2022年10月08日 作者:德國GMC-I高美測儀(上海電勵士)
有不同的系統架構和方法可以從各種設備獲取數據。每種方法都有其優(yōu)點和缺點,只要延遲不同。 在以下部分中,描述了三種不同的數據傳輸方法。所有這些方法都可用于同步多達10臺設備。
在數字耦合期間,每個設備都應通過接口(例如以太網或CAN)連接到PC,如圖所示。通過PC軟件,可以從所有設備和每個周期時間獲取測量結果。更具體地說,可以:
★ 定義主設備和從設備
★ 選擇輸入設置,例如每臺設備通道數、周期時間、記錄值數量
★ 存儲結果
當新的周期時間開始時,首先記錄主設備的值,然后記錄從設備的值。
圖 10:數字耦合
兩臺儀器之間的數據傳輸延遲小于1μs。同樣的延遲也適用于周期、能量、瞬態(tài)和頻率同步。在所有這些情況下,只發(fā)布單個脈沖。
在模擬耦合期間,兩臺儀器通過過程信號接口(PSI)連接。LMG600高精度數字功率計的過程信號接口共有10個模擬輸入(8個慢速輸入和2個快速輸入)和32個模擬輸出。從設備的測量數據通過PSI(模擬輸出)傳輸到主設備(模擬輸入)。由主設備收集從設備的測量結果,并顯示在主設備的屏幕或PC上(如果有連接)
在PSI菜單上,應選擇0V和+10V參考點電壓,以產生0或+10V輸入電壓的值。例如,如果電壓的真有效值幾乎等于220伏,則0V參考可以設置為0伏,+10V參考可以設置為220伏。更好的選擇是將0V參考設置為210V,將+10V參考設置為230V,從而降低誤差。
圖 11:模擬耦合
這種方法的缺點是,由于使用了PSI,因此存在附加誤差。信號從數字轉換為模擬(D/A轉換)和從模擬轉換為數字(A/D轉換),這會導致誤差(例如偏移誤差、增益誤差)。額外的信號處理也會導致時間延遲。對于靜態(tài)信號,其中不同測量值的值是相同的,這種延遲并不重要。但是,當測量動態(tài)信號時,由于信號的變化和波動,任何時間延遲都很重要。此外,可以通過PSI傳輸的值的數量也存在限制。
圖 12:由于兩個同步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延遲而導致的常見問題
假設用戶在每個測量周期后使用Cont ON命令連續(xù)輸出每個設備的測量值。由于數據傳輸延遲(例如1μs),計算機有可能在一個周期結束之前向一臺儀器發(fā)送命令,在下一個周期開始后向另一臺儀器發(fā)送命令。儀器1輸出周期2的結果,而儀器2輸出周期3的結果。在這些情況下,可以使用時間同步來檢測時差并校正數據。
時間同步是發(fā)布J對時間到所有設備。當前時間可以從一個設備發(fā)送到另一個設備,或者一個設備可以接收時間并按其設置內部時鐘。儀器之間的時間每10ms同步一次,而小周期時間為10ms。偏差小于100μs。
圖 13:時間同步
咨詢熱線
13817443004